南方日报:金戈新材核心技术助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二维码
2722
发表时间:2017-08-21 11:48来源:金戈新材料 “别小看这栋只有三层的试验大楼,这儿凝聚了我们公司十多年的辛劳汗水。”昨日,佛山市三水区金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戈新材”)总经理黄超亮说道,企业能在剧烈的市场竞赛、企业洗牌中逆势扩张,不只因为重视立异,更因为有着共同开展理念的研制团队。 日前,金戈新材的“高性能导热塑料研制与产业化”项目参与了第六届我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赛区决赛,是新材料企业成长组别里仅有一家佛山企业,企业的自主研制实力得到肯定。这家产量仅约一亿元的企业,其研制能力赢得了富士康、格力、比亚迪、我国南车等客户的喜爱,保持着收益创收每年增加20%至30%的高速增加。 核心技术助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 本年5月以来,金戈新材市场部负责人薛妮娜带着“高性能导热塑料研制与产业化”项目,从第六届我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佛山赛区)初赛、复赛中一路过关斩将,从很多佛山新型材料企业中脱颖而出。 薛妮娜介绍,该项目是能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和充电桩生产,以及飞机轻量化制作的高性能导热剂。金戈新材主营的产品首要分为消烟阻燃剂、环保导热剂两大板块,产品能广泛应用于电线和电缆、橡胶制品、建筑材料、电子电器等多个范畴。跟着国家轿车产业快速开展,新能源汽车蓝海敞开,金戈新材早两年已开端布局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制作的导热剂研制。 “我们参赛的导热剂项目,其导热率能够到达2.0W/m*K,制备的导热工程塑料比重2.1g/cm3。”薛妮娜说,相比市场上的产品具有导热性能好的优势,原有的行业技术无法到达这个水平。国内商场上现有的导热剂导热率一般只在0.6W/m*K左右,导热工程塑料比重达2.5g/cm3,即运用金戈导热剂出产出的导热工程塑料,不只能够到达更高导热率,导热工程塑料比重还下降近20%。 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制作需求向轻量化改变,寻求更耐久的续航路程。而金戈新材研制的该产品经过进步导热率、下降导热工程塑料比重,将能使一辆新能源轿车的分量削减12kg,对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飞机等交通运输设备完成减轻电池等相关部件的分量以及节能减排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高性能导热塑料研制与产业化”项目从准备研制到技能成果成功面世,阅历了足足两年多时刻。黄超亮说,企业看好新能源汽车、飞机制作等职业的远景,但要有与其他企业竞赛的本钱,必须有别人比不上的核心技能,只要重视研制、重视创新才可以造就领先优势。 高性能导热剂带动高速发展 金戈新材参与竞赛的“高性能导热塑料研制与产业化”项目,所呈现出来的导热率、比重、体积电阻、拉伸强度等很多技能指标,不只高于国内水平,有的指标还远高于国外产品水平,这都是一个企业强劲研制实力的表现。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家企业,能站在新式职业的风口上,引领着技能的进步? 说起金戈新材,外界多数感到陌生,疑问着这是否近一两年才兴起的新企业。其实金戈新材早在1996年就建立,但在建立之初无可避免地走上了行业的同质化竞争之路,滚量式出产、低价格竞赛仍是之前阻燃剂市场的首要竞争形式。 “拉出去一车只赚50元钱,还不如倒掉。”在行业竞赛白热化的时期,黄超亮曾数着出厂的卡车慨叹道。阻燃剂的市场份额现已趋于稳定,技术可突破的空间也越来越少,那么金戈新材该怎么在这样的局势下寻求发展,成为了黄超亮和管理层、研发团队最大的探讨课题。 2006年,金戈新材瞄准了导热剂的新风口。金戈新材研发中心负责人刘振在公司工作10年以来,见证了金戈新材这一步一足迹的转型历程。“电子产品越做体积越小,这将对导热剂的技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刘振说,公司决断把很多的研制精力、人力、物力投入到导热剂的研制之中,那时还有不少同行还沉浸在阻燃剂的同质化竞赛之中。 金戈自主研制的导热剂一经面世,迅速获得了市场热烈反响,并成为了带动金戈销售收入每年20%至30%增速的首要推动力。在刘振看来,研发是无止境的进程,金戈现在还寻求在导热率、分散性、增加份额等性能上精雕细镂,希望能坚持走在行业技术的前沿。现在,金戈在阻燃剂、导热剂的华南市场上,现已稳稳占有了70%以上的市场份额。 研制团队人员占比30% 本年,金戈的销售收入估计能完成40%的增速,产量将打破亿元。下一年,金戈将有针对新能源汽车项目导热材料制造的新项目投产。这是金戈新材在2014年在三水区白坭镇投产后,不足三年便追加出资的第二个项目,接下来还将谋划第三个增资扩产项目。 “金戈能有今天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对企业的鼎力支持,更离不开背后有一个优秀的研发团队支撑。”黄超亮在接受笔者的采访过程中,不止一次地强调了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 如果要找出一个对金戈新材转型、创新、发展能发挥着核心作用的人,就是金戈新材总工程师姜宏伟。他有着在美国密执根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材料化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学历背景。 屈指一算,姜宏伟参加金戈新材现已有10年,在此之前,他在华南理工大学潜心做着高分子研讨工作。当年因为研讨需求,姜宏伟在市场上寻觅阻燃剂,当时国内国产阻燃剂也比较罕见。姜博士偶尔找到了金戈新材的门店,提出了参观生产工厂的要求。 到了金戈新材的工厂,姜雄伟与黄超亮尽管只是“偶遇”,但发展理念却惊人相似。不久后,姜博士便加入了金戈新材公司,起初只是为下游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随着金戈迈开转型脚步,姜宏伟便成为企业核心技术研发、重点技术开发都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 姜宏伟的加入只是金戈新材爱才、重才的一个缩影。金戈新材当下产量规划尽管不大,企业职工也不过一百多人,但承载核心技术的研发人员数量却占了企业职工总数的30%,其间95%的研发人员为本科学历,5个人为硕士学历。 在黄超亮看来,金戈新材仍是一个发展中的企业,难以做到像大企业一样有很高的薪酬来留住人才,金戈新材能做的,就是为人才供给一个完成自我价值的渠道,让他们学有所用,他们才会留下来。金戈的研发人员流动性相对较小,为企业城战提供了稳定的支持。 其他推荐:
|
|